旋转蒸发仪是实验室中常用的浓缩、蒸馏设备,使用后需及时清洗以防止残留物腐蚀或污染后续样品。以下是清洗步骤及注意事项:
一、清洗前的准备工作
关闭电源:确保旋转蒸发仪已断电,停止加热和旋转。
冷却系统:关闭冷凝水循环,待冷凝管降至常温。
排空物料:回收烧瓶中的残留液体,拆卸玻璃部件(如蒸发瓶、接收瓶)。
二、分部件清洗方法
1. 玻璃部件清洗(蒸发瓶、接收瓶、冷凝管)
水溶性残留
用去离子水或纯水冲洗,配合软毛刷或试管刷轻轻擦洗内壁。
顽固水渍可用稀醋酸(5%)浸泡后冲洗。
有机溶剂残留
用乙醇、丙酮或石油醚等溶剂润洗(需在通风橱操作),再用中性洗涤剂清洗。
注意:避免使用强酸强碱,防止腐蚀玻璃磨口。
粘稠或固化残留
用热水或蒸汽软化后擦洗,或用少量二氯甲烷溶解(需佩戴防护手套)。
2. 密封圈与接口
拆卸密封圈:用镊子取下旋转轴和玻璃接口处的PTFE或橡胶密封圈。
清洗与保养
用酒精棉球擦拭密封圈表面,去除残留溶剂或油脂。
检查是否老化或开裂,必要时更换(密封不良会导致真空度下降)。
干燥后涂抹少量硅脂,保持润滑。
3. 冷凝管内部
水垢处理:若冷凝管内有水垢,用稀盐酸(5%)或柠檬酸溶液浸泡30分钟,再用纯水冲洗。
溶剂残留:用长柄刷蘸取乙醇或丙酮刷洗冷凝管内壁,冲洗后晾干。
4. 旋转轴与加热浴
旋转轴清洁:用干净软布蘸酒精擦拭旋转轴表面,避免液体渗入电机。
加热浴清洁
若加热介质(如水或硅油)被污染,需彻底更换。
用湿布擦拭加热浴槽,避免水滴进入电路部分。
三、清洗后处理
干燥
玻璃部件用烘箱(60℃以下)烘干,或用压缩空气吹干。
避免自然晾干时积灰或滋生微生物。
检查与组装
确认所有接口无残留、密封圈完好。
按顺序重新组装,确保磨口对接严密。
四、注意事项
避免硬物刮擦:玻璃磨口和冷凝管表面禁用钢丝球或金属刷,防止划伤。
禁用强腐蚀试剂:氢氟酸、浓硫酸等会腐蚀玻璃和密封材料。
防爆膜检查:若仪器配有防爆膜,需检查是否被溶剂腐蚀或堵塞。
真空管路清洁:定期用乙醇清洗真空管路接口,防止残留物堵塞。
五、维护建议
定期保养:每月检查密封圈和真空泵油,及时更换。
使用保护套:在蒸发瓶外加装保护网,防止玻璃破裂。
记录清洗:记录清洗时间和所用溶剂,便于追溯问题。
通过规范清洗和维护,可延长旋转蒸发仪寿命并确保实验结果的准确性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