哈哈哈,这个话题可太戳心窝子了!作为实验室里的“老司机”,谁还没被恒温水浴锅坑过几次?必须来吐吐槽、支支招!
“翻车”现场大型实录:
温度“玄学”大师: 最怕的就是它显示的温度和实际温度是“两张皮”。有一次做酶反应,设了37°C,结果用校准过的精密温度计一测,才34°C!整个实验重复了三次都没结果,最后才发现是锅的“锅”。现在学乖了,重要实验前必用标准温度计校准!
“蒸发之王”: 跑过夜实验简直就是一场赌博。早上来到实验室,第一件事就是心惊胆战地看水位。曾经因为水蒸干,烧坏了一个样品架,整个锅内胆结了一层厚厚的“水垢饼”,刷到我怀疑人生。现在但凡过夜,必用封口膜密封烧杯口,并且给水浴锅加水到上限!
不锈钢“雪花秀”: 用自来水,内胆没多久就长满水垢,白白一层;用去离子水,又担心腐蚀不锈钢内胆。真是左右为难!定期用稀柠檬酸或醋酸泡一泡,成了必备的保养功课。
网友智慧&自救指南:
【针对温度不准】
“钞能力”解决法: 直接入手一台带PID智能控温的,温场均匀性和精度确实提升好几个Level。
“土办法”校准法: 实验室必备一根标准汞温度计/精密数显温度计,定期校验,并在使用记录本上贴上校准曲线和修正值。
“物理外挂”法: 在水浴锅里放一个磁力搅拌子,让水循环起来,能极大改善不同区域的温度均匀性问题!
【针对蒸发快】
“五毛”特效法: 在水面上铺一层干净的塑料小球(蒸发球),效果显著!能有效减少水汽散失,省钱又实用。
“加盖”法: 如果实验容器允许,加上盖子或使用表面皿,既能防止污染,也能减少自身水分蒸发。
“高科技”法: 直接选购带透明密封盖的型号,很多新款的盖子上还有孔洞,方便放置容器,同时极大减少了蒸发量。
所以,你觉得一款省心的水浴锅,最不能缺的是什么?
我投票给精准的PID控温和低水位自动断电保护!安全和准确是第一位的!